子曰:“道不遠人。人之為道而遠人,不可以為道?!?/span>
“《詩》云:‘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。(1)’執柯以伐柯,睨(2)而視之,猶以為遠。故君子以人治人。改而止?!?/span>
“忠恕違道不遠(3),施諸己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?!?/span>
“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:所求乎子以事父,未能也;所求乎臣以事君,未能也;所求乎弟以事兄,未能也;所求乎朋友先施之,未能也。庸(4)德之行,庸言之謹。有所不足,不敢不勉;有余不敢盡。言顧行,行顧言,君子胡不慥慥爾(5)?”
【注釋】
(1)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:引自《詩經·豳風·伐柯》。伐柯,砍削斧柄???,斧柄。則,法則,這里指斧柄的式樣。
(2)睨:斜視。
(3)違道:離道。違,離。
(4)庸:平常。
(5)胡:何、怎么。慥慥(zao),忠厚誠實的樣子?! ?/span>
【譯文】
孔子說:“道并不排斥人。如果有人實行道卻排斥他人,那就不可以實行道了?!?/span>
“《詩經》說:‘砍削斧柄,砍削斧柄,斧柄的式樣就在眼前?!罩诚鞲?,應該說不會有什么差異,但如果你斜眼一看,還是會發現差異很大。所以,君子總是根據不同人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治理,只要他能改正錯誤實行道就行?!?/span>
“一個人做到忠恕,離道也就差不遠了。什么叫忠恕呢?自己不愿意的事,也不要施加給別人?!?/span>
“君子的道有四項,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有能夠做到:作為一個兒子應該對父親做到的,我沒有能夠做到;作為一個臣民應該對君王做到的,我沒有能夠做到;作為一個弟弟應該對哥哥做到的,我沒有能夠做到;作為一個朋友應該先做到的,我沒有能夠做到。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,平常的言談盡量謹慎。德行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,不敢不勉勵自己努力;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。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,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,這樣的君子怎么會不忠厚誠實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