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罕(1)言利與(2)命與仁。
【注釋】
(1)罕:稀少,很少。
(2)與:贊同、肯定。
【譯文】
孔子很少談到利益,卻贊成天命和仁德。
達巷黨人(1)曰:“大哉孔子!博學而無所成名(2)?!弊勇勚?,謂門弟子曰:“吾何執?執御乎?執射乎?吾執御矣。”
【注釋】
(1)達巷黨人:古代五百家為一黨,達巷是黨名。這是說達巷黨這地方的人。
(2)博學而無所成名:學問淵博,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來稱道他。
【譯文】
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:“孔子真偉大??!他學問淵博,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贊他?!笨鬃勇犝f了,對他的學生說:“我要專長于哪個方面呢?駕車呢?還是射箭呢?我還是駕車吧?!?/span>
子曰:“麻冕(1),禮也;今也純(2),儉(3),吾從眾。拜下(4),禮也;今拜乎上,泰(5)也。雖違眾,吾從下?!?nbsp;
【注釋】
(1)麻冕:麻布制成的禮帽。
(2)純:絲綢,黑色的絲。
(3)儉:儉省,麻冕費工,用絲則儉省。
(4)拜下:大臣面見君主前,先在堂下跪拜,再到堂上跪拜。
(5)泰:這里指驕縱、傲慢。
【譯文】
孔子說:“用麻布制成的禮帽,符合于禮的規定?,F在大家都用黑絲綢制作,這樣比過去節省了,我贊成大家的作法。(臣見國君)首先要在堂下跪拜,這也是符合于禮的?,F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,這是驕縱的表現。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,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?!?/span>
子絕四――毋意(1),毋必(2),毋固(3),毋我(4)。
【注釋】
(1)意:同臆,猜想、猜疑。
(2)必:必定。
(3)固:固執己見。
(4)我:這里指自私之心。
【譯文】
孔子杜絕了四種弊?。簺]有主觀猜疑,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,沒有固執己見之舉,沒有自私之心。
子畏于匡(1),曰:“文王(2)既沒,文不在茲(3)乎?天之將喪斯文也,后死者(4)不得與(5)于斯文也;天之未喪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(6)?”
【注釋】
(1)畏于匡:匡,地名,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。畏,受到威脅。公元前496年,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??锶嗽艿紧攪柣⒌穆訆Z和殘殺??鬃拥南嗝才c陽虎相像,匡人誤以孔子就是陽虎,所以將他圍困。
(2)文王:周文王,姓姬名昌,西周開國之君周武王的父親,是孔子認為的古代圣賢之一。
(3)茲:這里,指孔子自己。
(4)后死者:孔子這里指自己。
(5)與:同“舉”,這里是掌握的意思。
(6)如予何:奈我何,把我怎么樣。
【譯文】
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,他說:“周文王死了以后,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?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,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;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,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樣呢?”
太宰(1)問于子貢曰:“夫子圣者與?何其多能也?”子貢曰:“固天縱(2)之將圣,又多能也?!弊勇勚?,曰:“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(3)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太宰:官名,掌握國君宮廷事務。這里的太宰,有人說是吳國的太宰伯,但不能確認。
(2)縱:讓,使,不加限量。
(3)鄙事:卑賤的事情。
【譯文】
太宰問子貢說:“孔夫子是位圣人吧?為什么這樣多才多藝呢?”子貢說:“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圣人,而且使他多才多藝?!笨鬃勇牭胶笳f:“太宰怎么會了解我呢?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,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。君子會有這么多的技藝嗎?不會多的?!?nb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