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泰伯(1)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。三(2)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(3)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泰伯: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長子。
(2)三:多次的意思。
(3)民無得而稱焉:百姓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贊揚他。
【譯文】
孔子說:“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,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,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贊他?!?/span>
子曰:“恭而無禮則勞(1),慎而無禮則葸(2)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(3)。君子篤(4)于親,則民興于仁,故舊(5)不遺,則民不偷(6)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勞:辛勞,勞苦。
(2)葸:音xǐ,拘謹,畏懼的樣子。
(3)絞:說話尖刻,出口傷人。
(4)篤:厚待、真誠。
(5)故舊:故交,老朋友。
(6)偷:淡薄。
【譯文】
孔子說:“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,就會徒勞無功;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,就會畏縮拘謹;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,就會說話尖刻。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,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;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,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?!?/span>
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:“啟(1)予足!啟予手!云(2):‘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?!穸?,吾知免(3)夫,小子(4)!”
【注釋】
(1)啟:開啟,曾子讓學生掀開被子看自己的手腳。
(2)詩云:以下三句引自《詩經小雅小旻》篇。
(3)免:指身體免于損傷。
(4)小子:對弟子的稱呼。
【譯文】
曾子有病,把他的學生召集到身邊來,說道:“看看我的腳!看看我的手(看看有沒有損傷)!《詩經》上說:‘小心謹慎呀,好像站在深淵旁邊,好像踩在薄冰上面?!瘡慕褚院?,我知道我的身體是不再會受到損傷了,弟子們!”
曾子有疾,孟敬子(1)問(2)之。曾子言曰:“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;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。君子所貴乎道者三:動容貌(3),斯遠暴慢(4)矣;正顏色(5),斯近信矣;出辭氣(6),斯遠鄙倍(7)矣?;e豆之事(8),則有司(9)存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孟敬子:即魯國大夫孟孫捷。
(2)問:探望、探視。
(3)動容貌:使自己的內心感情表現于面容。
(4)暴慢:粗暴、放肆。
(5)正顏色:使自己的臉色莊重嚴肅。
(6)出辭氣:出言,說話。指注意說話的言辭和口氣。
(7)鄙倍:鄙,粗野。倍同背,背理。
(8)籩豆之事:籩(音biān)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禮中的用具。
(9)有司: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吏,這里指主管祭祀、禮儀事務的官吏。
【譯文】
曾子有病,孟敬子去看望他。曾子對他說:“鳥快死了,它的叫聲是悲哀的;人快死了,他說的話是善意的。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: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,這樣可以避免粗暴、放肆;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,這樣就接近于誠信;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,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。至于祭祀和禮節儀式,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?!?/span>
曾子曰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,有若無,實若虛;犯而不校(1)——昔者吾友(2)嘗從事于斯矣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校:音jiào,同較,計較。
(2)吾友:我的朋友。舊注上一般都認為這里指顏淵。
【譯文】
曾子說:“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,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,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;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;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——從前我的朋友就這樣做過了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