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弓問子桑伯子①。子曰:“可也,簡②?!敝俟唬骸熬泳储鄱泻啟?,以臨⑤其民,不亦可乎?居簡而行簡,無乃⑥大⑦簡乎?”子曰:“雍之言然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子桑伯子:人名,此人生平不可考。
(2)簡:簡要,不煩瑣。
(3)居敬:為人嚴肅認真,依禮嚴格要求自己。
(4)行簡:指推行政事簡而不繁。
(5)臨:面臨、面對。此處有“治理”的意思。
(6)無乃:豈不是。
(7)大:同“太”。
【譯文】
仲弓問孔子:桑伯子這個人怎么樣??鬃诱f:“此人還可以,辦事簡要而不煩瑣?!敝俟f:“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,像這樣來治理百姓,不是也可以嗎?(但是)自己馬馬虎虎,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,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?”孔子說:“冉雍,這話你說得對?!?/span>
哀公問:“弟子孰為好學?”孔子對曰:“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(1),不貳過(2),不幸短命死矣(3)。今也則亡(4),未聞好學者也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不遷怒: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泄到彼人身上。
(2)不貳過:“貳”是重復、一再的意思。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。
(3)短命死矣:顏回死時年僅31歲。
(4)亡:同“無”。
【譯文】
魯哀公問孔子:“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?”孔子回答說:“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,他從不遷怒于別人,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。不幸短命死了?,F在沒有那樣的人了,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?!?/span>
子華(1)使于齊,冉子(2)為其母請粟(3)。子曰:“與之釜(4)?!闭堃?。曰:“與之庾(5)?!比阶优c之粟五秉。子曰:“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吾聞之也,君子周急不濟富?!?/span>
【注釋】
(1)子華:姓公西名赤,字子華,孔子的學生,比孔子小42歲。
(2)冉子:冉有,在《論語》中被孔子弟子稱為“子”的只有四五個人,冉有即其中之一。
(3)粟:在古文中,粟與米連用時,粟指帶殼的谷粒,去殼以后叫做米;粟字單用時,就是指米了。
(4)釜(fǔ):古代量名,一釜約等于六斗四升。
(5)庾(yǔ):古代量名,一庾等于二斗四升。
【譯文】
子華出使齊國,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??鬃诱f:“給他六斗四升?!比角笳埱笤僭黾右恍???鬃诱f:“再給他二斗四升?!比角髤s給他八十斗??鬃诱f:“公西赤到齊國去,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,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。我聽說過,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,而不是周濟富人?!?/span>
原思為之宰,與之粟九百,辭。子曰:“毋!以與爾鄰里鄉黨乎!”
【注釋】
(1)原思:孔子弟子原憲,字子思。
(2)之:用法同“其”,他的,指孔子而言。
(3)鄰里鄉黨:古代地方單位的名稱,五家為鄰,二十五家為里,萬二千五百家為鄉,五百家為黨。
【譯文】
原思任孔子家的總管,孔子給他小米九百,他不肯受??鬃拥溃骸皠e推辭,有多的,給你地方上(的窮人)吧!”
子謂仲弓,曰:“犁牛(1)之子骍且角(2)。雖欲勿用(3),山川(4)其舍諸(5)?”
【注釋】
(1)犁牛:牛。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,系紅毛長角,單獨飼養的。
(2)骍(xīnɡ)且角:祭祀用的牛,毛色為紅,角長得端正。
(3)用:用于祭祀。
(4)山川:山川之神。此喻上層統治者。
(5)其舍諸:其,有“怎么會”的意思。舍,舍棄。諸,“之乎”二字的合音。
【譯文】
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:“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,角也長得整齊端正,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,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?”